一场坚持十年的演讲,最终长出一棵“科技树”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文|新经济沸点 天骄

11月6日,2022腾讯科学WE大会如期举行,大会邀请了中国及世界的七位顶级科学家做主题演讲,内容包括天宫空间站、“人造太阳”、中国天眼、奋斗者号、韦布空间望远镜、四亿年前的人类元祖以及DNA的不稳定性和自我修复。

每一个主题都前沿而宏大:浩渺的太空、深邃的海底、遥远古老的过去、深不可测的未来……科学家们展示的内容,显示了人类创造力的无限可能。于普通人而言,这些内容既高深又烧脑,所以,科学家们又都尽可能的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前沿技术生动呈现

《追逐太阳》一章的主讲者为中科院院士、等离子物理学家李建刚,他分享的内容与“可控核聚变”相关。

这是一个能源话题,自有人类史以来,能源的消耗是缓慢的,但到了近百年,消耗呈指数级增长。太阳是人类能源的主要来源,一旦有一天它“寿终正寝”后,意味着人类失去了能量的源泉,地球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李建刚引入了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情景——2075年的地球,太阳即将毁灭,地球已经不适宜人类生存,一场人类的有计划的迁移地球的计划开启。这部电影与李建刚院士的演讲中描述的场景相似,给受众以很好的形象感。同时,演讲和电影都揭示出一个原理,太阳创造能量的方式为核聚变。

我国自主研发的东方超环(EAST)便是模仿太阳的核聚变方式,但在人类史上,都会“提核色变”,在于它的不可控,东方超环为“国际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有“人造太阳”之称,既利用了聚变获得巨大的能量,同时也让它变得可控。2021年,EAST两次刷新世界记录,实现了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7000万摄氏度1056秒的离子体运行。

一场坚持十年的演讲,最终长出一棵“科技树”
我国自主研发的东方超环(EAST)

作为面向未来的前沿技术,越前沿,就意味着它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将有无限可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描述的是“中国特色的空间站方案”,“浩瀚太空是资源丰富的宝库,载人航天事业是通向这座宝库的桥梁”,杨宏院士在演讲中提到。

在讲到中国空间站“天宫”近十年密集攻坚系列关键技术时,他提及“再生能源技术”“机械臂”等都是中国空间站的特色技术。

想象一下,高空中舱内航天员的物资补给如何进行?是通过地球去运送吗?显然不可能,舱内用到了再生能源技术,航天员锻炼的汗水,能在舱内被搜集,变成冷凝水,舱内排除的氢气、二氧化碳等都被搜集起来再利用,这样做减少地面供给的同时,保证航天员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另外,机械臂技术也是中国特色的空间站方案,它被誉为中国天宫空间站上最吸睛、最科幻的装置。空间站机械臂的展开长度为10.2米,总重738千克,最大承载能力达到25吨,它拥有七个自由度,完全仿真了人类手臂,具有高度灵活性。在外太空中,空间站的机械臂灵活地完成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在轨维修、从货运飞船里搬运货物、辅助航天员出舱活动、空间站舱体的检查、捕获悬停飞行器等功能。

一场坚持十年的演讲,最终长出一棵“科技树”
中国空间站里的机械臂

姑且将这些深不可测的技术算称为“元技术”,它始于我国在突破重大领域的自主研发,一旦推行民用,价值和意义不可估量,例如,“再生能源技术”虽然只是局限在空间站里,然而它对于能源的搜集和再利用,已经打造了一个低碳循环的样本,另外,机械臂技术目前也广泛应用于智慧工厂、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李建刚院士分享的《人造太阳》中,也提及聚变的民用前景,“不止于发电,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更大”,例如可应用在医学领域的核磁共振,目前这个医疗设备的进口价格昂贵,我国拥有自主技术制造出设备,便可将成本降低很多,“患者以前花几十万做一次化疗,将会降低到几千元一次。”

另外,可以预料的是,我国核磁共振的精准度会更高,“几微米的病变都能看得见”,这对于癌症患者的精准治疗意义重大,因为此前的化疗,是在杀癌细胞的同时,也伤害到了人类的免疫系统,现在更精准的做法是,精确到只针对那个病变细胞。据悉,这项“从天降落”的技术,会在未来几年在我国的医疗领域实现。

一波三折的邀请

过去十年,类似于以上烧脑的演讲内容,腾讯科学的WE大会邀请过霍金、彭罗斯、潘建伟、姚期智等87位全球顶尖科学研究者,涉及到宇宙学、理论物理、生命科学、信息科技等前沿领域,公众线上线下参会累计近1亿人次。作为一家互联网科技企业,腾讯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呢?

2013年,腾讯发起首届WE大会,便定下了“不谈商业,只看未来”的基调,在这里,要看到“前沿的科学思想和最新技术,还有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我们谈的是未来如何用科技改变人类生活,如何解决我们可能现在想不到的未来的很多问题。”腾讯创始人兼CEO马化腾在首届WE大会上说道。

十年来,腾讯科学WE大会上为了邀请这87位顶尖科学研究者,发生过很多有趣的故事。2017年请来了著名宇宙学家史蒂芬·霍金做了《特别演讲:我们为什么要探索宇宙》,据了解,腾讯方面于2015年便开启了邀请,霍金因身体状况拒绝,2017年发出第三次邀约时,霍金才应邀。

腾讯团队落地英国准备录制演讲视频时,霍金那为大家所熟悉的“电流音”已经很难发出,他每分钟仅可以确认6个单词,手指几乎不能动弹,唯一可以转动的眼球也不适合长时间的录制。在这种身体状况下,霍金为WE大会录制了8分钟时长的科普视频。

也正是这个演讲,成为霍金先生的绝唱,也是他面向中国观众公开所做的最后一次演讲,霍金分享的对人类未来的思考,以及结尾时那句“必须大胆前行,涉足无前人所及之处”,不仅鼓励科学家们肩负起探索太空的使命,也将大众的目光再次拉向星空和未来。

一场坚持十年的演讲,最终长出一棵“科技树”
2017年腾讯WE大会上的霍金

2019年邀请清华大学的施路平教授时,也曾受到婉拒,这位登上过nature封面的类脑芯片专家,一直不参加任何学术类研讨会,时值腾讯公司明确提出“科技向善”,正是这个愿景改变了施教授的想法。在当年登台演讲的最后环节,他还专门谈了对“科技向善”的理解,“我通常只参加学术活动,这次之所以接受腾讯的邀请来演讲,是因为他们提出了一个‘科技向善’的理念,和我们的理念是相通的。”

2020年新冠开始后,腾讯WE大会开启了线上会议的形式,为了让会议有更好的呈现效果,结合腾讯的技术,展现出与演讲有关的内容,据悉,每一位演讲嘉宾的邀请都会至少提前一年,期间内容经过反复打磨,连最终的呈现方式也包括在内。

今年,WE大会就运用游戏科技的引擎渲染和腾讯CDD虚拟影棚拍摄技术,高精度还原呈现“人造太阳”、中国空间站等代表国家科技突破的宏大科学装置,让观众可以360°观察装置,跟随嘉宾演讲感受“太空出舱作业”、“大海万米深潜”等场景的科技壮美。

种下一棵“科技树”

WE大会的初心,是打造科学家的舞台,创造公众与科学家间、以及科学家之间相互连接的机会,让公众能了解最前沿的科学突破,关注并探讨未来如何用科技改变人类生活、如何解决我们现在可能想不到的未来的很多问题,反思过去,窥见未来。

今年,时值腾讯WE大会举办的第十年,其主题定调为“科技树”,将系统性呈现百年科技史,助力基础科学和科普。“‘科技树’代表着人类的共同成长、代表着我们对世界的不断探索,‘科技树’根系过去,枝叶向着新的方向生长代表着人类前所未的知识进步与科技发展”,腾讯首席探索官、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网大为这样总结。

“十年前,马化腾在首届WE大会上种下一颗种子,希望助力基础科学普及。WE大会历经十年,展现了人类科学的前沿突破,见证了中国科技十年的历史性跨越。”在科学家们演讲结束后,腾讯高级副总裁郭凯天现场宣布,腾讯正在深圳前海总部建造一座开放的永久科技馆,将联合顶尖科研机构,运用人工智能和全真互联技术,打造一棵数实融合的人类百年“科技树”。

一场坚持十年的演讲,最终长出一棵“科技树”
科技树

这棵“树”将以基础学科为根脉,以学科的发展演变为枝干,系统性呈现百年科学的发展脉络及突破性成果,让人沉浸体验人类科学成果。腾讯将以开放机制,邀请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共创“科技树”,持续记录科学进展。

郭凯天感言,“打造这棵‘科技树’,让我们对‘科技向善’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科技向善正如草木向光。科技的发展,应当始终服务于社会的福祉;‘科技树’的生长,应当朝着人类文明向美好进化的方向。”

原创文章,作者:新经济沸点·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新经济沸点优质内容同步到虎嗅、钛媒体、36KR、21财经、亿邦动力、创业邦、和讯网、新浪看点、微博、搜狐、网易、一点资讯、百度百家、今日头条等平台。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