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的攻守之道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

文 | 冀勇庆

6月8日上午,接到互联网实验室的邀请,老冀参加了《鸿蒙——中国下一代通用智能操作系统》专家研讨会。

在这次专家研讨会上,华为消费者BG软件部总裁王成录博士专门从外地接入会议,并且介绍了鸿蒙的最新进展。他当时透露,鸿蒙系统自6月2日面向手机用户和部分华为机型进行规模推送之后,截止到6月7日,已经升级到鸿蒙系统的华为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900万。

至截稿,老冀看到媒体报道,升级到鸿蒙系统的华为手机用户已经突破了1000万大关。

从王成录博士的口述中,老冀也了解到了鸿蒙的更多进展。为了保证鸿蒙能够取得成功,华为确实花费了不少的苦心,例如专门有550名软件工程师做了3年的Huawei DevEco开发工具,就是为了给开发者提供一个更加高效易用的开发平台。

王成录还透露,他们专门做了针对应用开发者的调查,发现如今一个APP的开发成本高达50万元,每年的运营成本还得有10万元。鸿蒙系统对于应用开发者最大的好处就是降低成本:由于采用了独特的原子化服务模式,开发者只需要几千元就能够搞定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移动服务。

鸿蒙的这个特点也得到了银行的认可,目前已经有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接入鸿蒙操作系统。其中,中国银行适配的“中银外币现钞预约”原子化服务,用户通过鸿蒙的服务中心搜索,即可快速进入“中银外币现钞预约”程序进行预约,更便捷地获取超过20种外币的现钞预约服务,省去应用下载安装、用户注册等步骤,简化了业务办理流程。中信银行则是推出借记卡原子化服务,客户无需下载App,通过“中信银行”的服务卡片,即可享中信银行借记卡申卡及进度查询服务。

王成录博士表示,厚积薄发的鸿蒙系统的生态系统已经日臻完善,他认为目前生态系统最大的短板是没有专门针对鸿蒙的编程语言,将来华为还会在这方面下功夫。

听完王成录博士的发言之后,与会嘉宾都感觉非常兴奋,纷纷献言建策。

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提醒,一定要把鸿蒙的开源搞好,做成鸿蒙与其他操作系统竞争的关键武器。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吕本富教授则分享了比特币和欧佩克组织两种不同的建生态的方式。

老冀非常同意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的看法:鸿蒙这件事情非常大,大到了中国信息产业可以分成鸿蒙前和鸿蒙后,这是一种范式的转变。

我们说,信息产业简单来分,可以分成硬件、软件和服务。如果分门别类地看的话,咱们国家的硬件和互联网服务发展得还是很不错的,硬件有华为联想,互联网服务有腾讯阿里。可是,咱们的软件产业有什么呢?好像还真没有在全球有竞争力的企业。

可是,软件又很重要,现在不是经常说“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安全”、“软件定义存储”,现在又有了“软件定义汽车”,未来其实就是“软件定义一切”。如果未来中国软件业不能取得成功,咱们在硬件和服务上的成功也就大打折扣,因为归根到底,硬件和服务也是由软件驱动的。

所以说,这一次鸿蒙的发布意义重大;如果鸿蒙能够取得成功,将会极大地改变中国信息产业“硬的太硬,软的又太软”的局面。

既然鸿蒙如此的珍贵,如何才能保证它未来走向成功?老冀也谈了两点不成熟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软件(北向)生态

从鸿蒙的用户交互层面,一定要做到快速迭代、小步快跑,让用户感受到鸿蒙持续的进步,感觉到不断的惊喜,才会产生足够的粘性。

既然鸿蒙OS已经开源了,交给OpenHarmony了,那就一定要把OpenHarmony项目做好,这里的关键,还是要吸引全球最优秀的软件架构师、程序员加入进来,吸收他们的智慧,任总不是说过“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吗?开源就是吸收宇宙能量最好的办法。

此前,老冀采访过一些新晋的国产软件厂商,他们都把自己的开源社区运营得有声有色,并且获得了很不错的收益。像有一家做分布式数据库的软件公司,商用产品的源代码竟然有40%都是开源社区贡献的。

这里延伸一点,就是操作系统天生就是一种平台型软件,这也就决定了在这个平台上,必须有足够丰富的应用软件,它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才能成功。过去这么多年,无论是Windows还是iOS和Android,都需要聚集足够多的软件开发者,给他们提供很好的平台接入,让他们把平台上的应用丰富起来。

现在鸿蒙对于大的软件开发商像中科创达、京东等的支持力度还是很大的,帮助他们做了不少的工作。

不过,华为过去不太擅长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鸿蒙对于中小软件开发商的支持力度似乎还是不太够。老冀也参加过几次鸿蒙的开发者大会,发现中小软件开发商的热情似乎仍然不高。如果是这样的话,很多规模较小的APP的适配就不会太好,平台的丰富度就还是不够。

二、硬件(南向)生态

老冀也提醒大家注意,过去这些年,几乎所有新锐操作系统的崛起,其实都是跟一种新型硬件的普及分不开的:没有PC的普及,Windows就不会成为最主流的操作系统;没有智能手机的崛起,iOS和Android也不可能崛起。

这里还隐含另外两层意思:一是新兴的操作系统不太可能在原来的市场击败之前主流的操作系统。直到现在,iOS和Android也并没有在PC市场击败Windows。二是由于创新者的窘境,过去主流的操作系统在原来的硬件市场太成功了,它也很难把这种成功延伸到新的硬件上面。

例如,Windows操作系统在PC上台成功了,而在智能手机市场耕耘了好多年,从Windows CE到Windows Mobile再到Windows Phone,甚至还收购了诺基亚,始终都没能搞定智能手机这个市场。

老冀说了上面这些,对于鸿蒙有什么启示呢?老冀认为,鸿蒙不可能在智能手机这个已经“内卷”的市场击败iOS和Android。与其在智能手机上耗费太多的资源,不如主攻一些新兴的硬件市场,一起起飞。

由此,鸿蒙必须制定出自己的“攻守之道”:

智能手机是用来守住自己基本盘的,虽然华为新机的出货量与日俱减,毕竟还有高达2亿部的存量,下一步华为还要通过软件升级,尽量将这些手机用户中的绝大部分都转化为鸿蒙用户。至于华为之外的其他智能手机,华为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资源,毕竟由于过去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鸿蒙要争取到手机大厂的预装可能性不大。可以鼓励一些手机小厂搞预装,也可以给民间的刷机市场一些资源的支持,但是不宜投入太多的资源。

既然鸿蒙号称是面向未来的操作系统,是针对物联网的操作系统,华为当然应该主攻物联网市场。

不过,物联网市场实在太大,产品品类太多,鸿蒙还是应该确定一些关键山头,把它们拿下。老冀个人认为,有两个关键的山头:

一个是面向未来的,那就是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这是一个比智能手机还要大数倍的市场。与众多科技巨头急不可待地纷纷造车不同,华为在汽车市场的站位很好,自己不造车,做背后的赋能者,这也使得所有的汽车厂商都有可能成为华为的合作伙伴。未来华为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提升鸿蒙的实时性、可靠性,让更多的车厂真正用起来。

另一个关键山头,是现在用来吃饭的,那就是平板电脑市场。有人会说,去年全球平板电脑的出货量不过1.64亿部,与12.9亿部的智能手机出货量相差甚远,没什么搞头。

老冀认为恰好相反。从6月7日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21)来看,苹果正在不断加强iPad OS的能力(此前也在不断升级iPad的硬件能力),并通过iPad与苹果旗下各种智能终端的良好互通和使用体验,达到侵蚀传统PC的目的。

偏偏与iPad相比,整个安卓平板都显得有些萎靡不振。这个时候,华为如果投入精力做好鸿蒙与华为平板的适配,就能够在安卓平板中杀出一条血路,并挑战iPad的统治地位。而且,由于鸿蒙能够实现华为各种设备之间更好的交互体验,同样也能够帮助华为平板吃掉一些传统PC的市场。

有朋友会挑战老冀,你想得倒美,没芯片怎么做平板?那是他没有注意到,在6月2日鸿蒙系统发布上,华为已经发布了一款搭载4G版高通骁龙870移动平台的平板电脑——华为MatePad Pro2021款。鉴于大部分平板电脑用户对于5G连接并没有那么需要,华为完全可以通过采购高通和联发科等芯片厂商的4G芯片来解决“缺芯”的难题。

在这次研讨会上,老冀也提醒,要做好鸿蒙,华为的思维模式也需要作出改变,主要在三个方面:

  1. 从硬件思维到软件思维
  2. 从集成思维到平台思维
  3. 从战争思维到合作思维

各位对此有什么看法?加作者的个人微信:jiyongqing 深入探讨。

(本文作者冀勇庆,文章首发公号老冀说科技,新经济沸点经授权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天骄,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新经济沸点优质内容同步到虎嗅、钛媒体、36KR、21财经、亿邦动力、创业邦、和讯网、新浪看点、微博、搜狐、网易、一点资讯、百度百家、今日头条等平台。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