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最好的SaaS项目,诞生在电商、物流领域。
文| 新经济沸点 郭娟
约在2016年前后,陈学军以评委身份参加一个SaaS主题的创业大赛,他原本想以天使投资的方式参与其中一些项目,然而,看了一圈下来,结果却颇为失望。
“多数项目的后台数据并不好看,他们以To C端产品的思维来运作SaaS项目”,陈学军觉得这样做企业服务软件基本没戏,最后,他提出一个观点:“多数SaaS创业者已经被免费带到沟里!”
免费的表现形式之一为各平台的“补贴大战”,在这以前的几年里,中国互联网创业项目频繁用烧钱的方式换用户,没想到,这一招竟被企业级创业者“挪用”。
升温
陈学军参加SaaS主题的创业大赛有一个背景:2015年被称为中国的企业服务元年。
在经历了早期售卖企业软件的阵痛后,这个阶段,行业内对企业服务软件进行了新探索——互联网技术及云服务的普及,软件SaaS化大势所趋。
新经济沸点了解到,“企业服务元年”的提出者为经纬中国,该机构的合伙人张颖在这一年表示,“要投企服领域的企业达70家”。软件SaaS化趋势成为业界共识后,资本层面也重视这个“赛道”,投资变得异常活跃。
亿欧的统计显示,从2014年至2016年,7家机构共投资了67家SaaS领域的公司,其中红杉资本18家、IDG14家、经纬中国12家、宽带资本8家、北极光7家、真格基金6家、创新工场2家。按轮次来分,天使轮7家、A轮(Pre-A至A+)25家、B轮23家、C轮10家、D轮2家。
其中,红杉资本投资数量最多,达到18家,IDG投资金额最高超过30亿元,真格基金最少仅为2家。
另据清科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中国有96次融资事件发生在企业服务领域;2014年,这个数字上升到312。2012年,市场上只有一家亿元美金量级估值的公司,2015年,已经有9家公司估值在亿美元量级。这9家一亿美金估值的公司里面,经纬投了5家。
资本的热捧下,SaaS领域的明星项目开始出现。
2011年成立的纷享销客熬过“寂寞的三年”,从2014年到2016年间,先后完成四轮融资,投资机构都是比较知名的北极光、DCM、高瓴资本、中信产业基金等。
比纷享销客创始人罗旭寂寞得更久的是何晓阳。这位2008年创立OneAPM的创业者,由于APM(应用性管理)是一个相对冷门和幕后的行业,也是一个“想炒作都无从下手的领域”。但自2015年起到2016年,OneAPM迅速获得三轮共计2.6亿的投资。2016年8月,OneAPM正式挂牌新三板。
经纬中国的经典项目北森,于2016年4月挂牌新三板。这家成立于2002年的企业,最初以人力资源测评为主业,2010年推出iTalent产品标志着转型HR SaaS。2013年2月获得千万美元级别的B轮融资,2015年获得1.1亿元C轮融资,2017年,媒体根据财报获悉,北森于当年上半年获得2亿人民币融资。
降温
2015年,经纬中国提出“企服元年”的那一年,其合伙人左凌烨比较坚定地相信:“2018年,中国企业服务市场会诞生出第一批独角兽。”到了2018年,整个企服领域并未出现这样的结果,反倒是昔日的明星企业表现平平。
自2016年7月与阿里钉钉“免费大战”以失败告终,纷享销客便启动裁员,以后一度沉默。2018年1月,才爆出被金蝶以5000万美金入股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而业界更多地评价为“卖身”。
纷享销客在发展中也在不断调整方向:2011年创办时,定位办公协同软件;2013年拿到IDG300万美元A轮后,转做CRM,罗旭当时想对标美国的Salesforce;2016年的3月,纷享销客的方向变为移动办公;2016年6月又变回CRM,一直至今。
曾经扬言把OneAPM做成中国Oracle的何晓阳,于2018年7月爆出离开OneAPM,再次创业,这次他的项目与今年的风口——区块链相关,目前已经拿到两轮融资。
OneAPM财报一直不理想:2017年度、2016年度、2015年度的净利润分别为-7,349.95 万元、-7,427.09 万元、-5,587.98 万元。何晓阳目前依然是OneAPM控制人,任董事长。
对标美国Workday的北森,在2018年4月披露2017年的财报——其仍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实现营收2.33亿元,同比增长28.07%;亏损1.46亿元,相比于2016年亏损1.10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
北森方面表示,公司进一步亏损主要原因系公司正处于业务拓展期,对SaaS产品线及PaaS平台的研发及销售团队的投入持续加大,导致营业利润增长率为负数,从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宏观数据方面,经历过2015、2016年的“风口”,2017年,SaaS融资数量也呈现断崖式下滑。
猎云网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各领域的SaaS企业获得融资的事件数量共有82起。其中以营销SaaS和人力资源SaaS并列居首,融资事件均为19起;数据类SaaS次之,为15起。其余各个领域的融资事件均不足10起,客服SaaS领域的融资仅为2起。
与2016年同期相比,各个行业的融资数量总计为176起,超过了2017年1~6月总和两倍还要多。前三名的人资、数据和营销SaaS的融资数量分别为45起、37起和32起,均是2017年同期的1倍多。
用烧钱的方式换用户,没想到,这一招竟被企业级创业者“挪用”。
创业者的机会
陈学军是全时的创始人,2002年,他发现“电话会议是企业服务中的高频需求”,加之对标了美国市场后发现,这个领域的市场需求很大,于是创办全时。
十六年间,全时经历了技术上的云转型,“SaaS是云服务,云服务一定是对的”;业务上,全时一直以会议沟通工具为主,围绕开会的流程进行深耕:会议启动阶段做了一个Calender(日历)的工具“手账”;会议结束后,会议内容需要存储,做了“云盘”;在开会中达成共识后,到了执行阶段,做了“看板”……
陈学军还有一个身份:天使投资人。此前,他一直在关注中国的SaaS创业,2018年6月25日,他告诉新经济沸点,西方的SaaS和中国的SaaS不太一样,中国有最好的SaaS项目,诞生在电商、物流领域。“这在全世界的目录里都不会存在,有些规模已经在六到七个亿。”
在全球互联网生态里,中国的电商繁荣程度世界第一,电商的繁荣也带动了物流的发展,所以,这两个领域出现中国最好的SaaS项目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陈学军认为,“中国的组织形态和美国不一样,导致SaaS的定义也不一样。”
美国的SaaS软件大致分为四个领域:1.客户管理软件(CRM);2.办公协同软件(全时是这个方向);3.资源类软件,如HR、财务、CRM等;4.BPS流程管理软件。
“但在中国,最火的是财务、OA、ERP这样的软件。”OA在美国市场上没有存在的一个领域,因为美国企业在做一件事以前,会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就没有后续的审批。而ERP能在中国火爆有一个背景:中国是制造大国,为了控制生产中的“跑冒滴漏”现象,上ERP满足了企业控制成本的需求。
美国CRM能产生市值千亿美元的Salesforce,中国的纷享销客们却在苦苦挣扎,这是因为,美国的人力成本越来越贵,白领成本为中国的六倍,蓝领则是十几倍,这时,企业效率的提升成为刚需。
但这个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本质上属于“劳动密集型”,还在吃“人口红利”、甚至是“工程师红利”,“去向一家企业提知识管理,意义并不大。你用解决美国企业问题的软件产品,来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企业当然不买单。”陈学军向记者分析。
他认为,现阶段,中国SaaS企业在软件上并不赚钱,转而往数据上考虑盈利,像做旅游SaaS的企业,软件并不赚钱,却通过大数据、金融上去寻找赢利点,这在美国是不可思议的,“美国的SaaS企业比较纯粹,做工具服务就是工具服务,不会打数据的主意。从这一点看,中国很少有纯粹的SaaS企业。”
而SaaS企业滥用数据,会加速这个行业的衰退,因为这个领域的数据就好比银行的信用,“SaaS企业不应该占用客户的数据,要使用,也应先征得同意。”陈学军建议。
陈学军给中国的SaaS创业者提了几点建议:
- To B创业是明天的生意,一定要冷静下来,等待机会。
- 中国目前在提消费升级,消费升级的背后是企业升级,企业升级到一定程度才会拉动对软件的需求,而中国消费升级才开始。
- 要创业一定看自己的动机、能力以及执行力。
- 企业级创业者应该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再创业,年龄不是问题,国外的企业级创业者都是30到40岁以上,关键问题是创业者必须先要专业地了解某个领域。
- 只要有更多的企业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产品,靠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那时SaaS才有机会。
(本文由新经济沸点原创,作者郭娟,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新经济沸点·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新经济沸点优质内容同步到虎嗅、钛媒体、36KR、21财经、亿邦动力、创业邦、和讯网、新浪看点、微博、搜狐、网易、一点资讯、百度百家、今日头条等平台。